其中,出口12231亿元,下降5.6%。
动力煤市场主要是受到北方供暖季煤炭需求的拉动,北方主要煤炭下水港口的煤炭需求强劲。不过,考虑到冬季京津冀区域的雾霾因素,区域内及周边省份将采取工业限产措施,采取错峰生产。
有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运输,现在煤炭市场价格上涨,企业如果要扩大原料库存的话,从山西到东部地区的铁路运输是个大问题。分析师们认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省的具体措施也会陆续出台,这对煤炭会有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仍需根据最后政策时效测算,相信市场价格也会做出一定的反应。焦煤、焦炭期货主力合约同日分别报收于1405.5元、1910.5元,当周涨幅分别为7.5%、8.71%。从现货市场看,买涨不买跌的市场心态在近阶段表现尤为明显,抢库存的情况普遍存在。几位行业分析师表示,早在5月份,市场普遍预测动力煤价格如果在9月份能达到470元,那么年底的价格有望稳定在550元左右。
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刷新自己的预测。尽管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在不断上涨,但从9月下旬开始,煤炭价格呈现出加速上涨态势。按照多退多补、早退多补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尽快退出无效低效产能,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五是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部际联席会议建立信息直报系统,对各地去产能进度、奖补资金使用、职工安置等实行每月调度。9月29日,部际联席会议向社会通报了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成果,对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行为形成有效震慑。成立跨部门的联合执法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国土、环保、能耗、质量、安全、信贷、煤炭减量化生产等方面的专项执法检查,发现并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和不达标企业,倒逼部分落后产能加快退出。
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2016年全国钢铁煤炭过剩产能退出任务有望提前完成。三是进度调度和通报约谈传导压力。
对进展缓慢和工作不到位的地区,采取全国范围通报、集中约谈等方式,进一步传导压力,督促进度。二是专项督查推动落实。分析近期去产能进度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地去产能工作逐步深入货车帮发布的全国公路物流指数显示,前三季度,贵州省货车空载率减少6%,物流成本降低5%。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贵州输配电价每千瓦时降低1.66分,大工业企业平均购电价格下降0.1256元/千瓦时,共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20.3亿元。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路径,贵州在输配电价核定、市场化交易、售电侧改革和建立跨省区交易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成立多方参股、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创立电力交易指数,使贵州电力交易步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在抓住电改牛鼻子的同时,贵州还运用大数据手段,深化物流、融资等领域改革,降低企业生产、运输、交易成本。贵州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说。
按照计划,下一步,贵州将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借助大数据手段不断降低企业用电、物流、融资等成本,以确保全年为企业减负700亿元左右。今年前三季度,通过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税费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贵州省共为企业减负近500亿元。
记者25日从贵州省发改委了解到,今年以来,贵州省把降成本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把降电价作为牛鼻子,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3%,外送电量332亿千瓦时,增长5%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3%,外送电量332亿千瓦时,增长5%。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贵州输配电价每千瓦时降低1.66分,大工业企业平均购电价格下降0.1256元/千瓦时,共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20.3亿元。贵州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说。今年前三季度,通过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税费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贵州省共为企业减负近500亿元。记者25日从贵州省发改委了解到,今年以来,贵州省把降成本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把降电价作为牛鼻子,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路径,贵州在输配电价核定、市场化交易、售电侧改革和建立跨省区交易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成立多方参股、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创立电力交易指数,使贵州电力交易步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
在抓住电改牛鼻子的同时,贵州还运用大数据手段,深化物流、融资等领域改革,降低企业生产、运输、交易成本。按照计划,下一步,贵州将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借助大数据手段不断降低企业用电、物流、融资等成本,以确保全年为企业减负700亿元左右。
货车帮发布的全国公路物流指数显示,前三季度,贵州省货车空载率减少6%,物流成本降低5%预计最快10月底前,钢铁央企将提前完成全年去产能任务,压减粗钢产能719万吨。
辛仁周称,今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共退出钢铁产能4000万吨,已经完成全年去产能目标的90%。比方现在有些钢铁企业在做钢铁相关的电子商务业务,但国内目前大大小小钢铁电商网站有300多家,有许多前期都在烧钱阶段,并不能有效提升企业利润。
首钢股份为首钢集团旗下钢铁板块上市平台。截至2015年底,这5家涉钢央企的粗钢总产能为1.38亿吨,占全国钢铁总产能的12.2%。首钢股份(000959.SZ)的三季报预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645万元14645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宝钢集团多元产业收入2000亿元。
从目前进度来判断,我们很有希望提前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去产能目标,李冰称,实际上,宝武合并助力了去产能任务的落实,仅宝武两家今年计划去产能总数就超过了央企今年719万吨的总目标。另2家则是部分业务涉及钢铁的企业,分别为中国五矿集团和新兴际华集团。
在专项督查和有效奖补政策引导下,下半年来,国内钢铁行业去产能进程明显加快。李冰介绍,目前,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共103家,其中营业范围涉及钢铁企业的一共有五家企业。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则透露,今年1-9月,全国钢铁企业退出产能共4000万吨,已完成全年去产能4500万吨的目标90%。在钢铁产能过剩、主业亏损的背景下,多元产业俨然成为钢铁企业创造价值的支柱产业。
其中专业的钢铁公司有宝钢集团、武钢集团、鞍钢集团3家(今年6月,宝武两家已经正式宣布战略重组合并,正在办理工商变更手续,目前尚未召开成立大会)。李冰透露,根据国家去产能及央企瘦身健体等部署,钢铁央企去产能的工作路线图是,从2016年开始,用3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5%左右,即总体退出粗钢产能2713万吨。钢铁央企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尽管年初的时候看上去任务艰巨,但备受关注的钢铁去产能进度,可能会比业内预期的还要更早一些完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今年钢铁上市公司上半年财报及部分三季报发现,与2015年相比,钢铁上市公司的利润来源,越来越依靠于非钢产业的贡献。
8月下旬,宝钢称,已提前完成今年395万吨的去产能目标。而武钢也在此前公开表示,今年去产能的目标为主动退出炼钢产能442万吨、炼铁产能319万吨。
9月初,部委联席会议又派出十大钢铁去产能督查组,分赴各地督查去产能分解、落实进展及职工安置等情况。沙钢股份(002075.SZ)21日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1-9月扭亏为盈,归属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280.36%。
在宣布完与武钢战略合并消息不久,今年7月,宝钢宣布,将在未来3年内压减钢铁过剩产能920万吨。国资委企业改组局局长李冰在论坛上表示,中央钢铁企业也在同步推进去产能进度。